这是持续夯实的发展根基——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实体经济持续壮大,让大国发展固本培元。
这是不断构筑的竞争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放大创新第一动力,新动能不断积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体系更健全、产业结构更优、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为中国经济强筋壮骨,不断培育起新的竞争力。
把牢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现代化产业体系迈出坚实步伐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增幅明显,凸显引擎作用。正是因为工业的持续恢复,牢牢稳住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工业是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越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风险挑战,越要筑牢这个坚实支撑。
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明确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制造业为根本、巩固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我国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看基本面:2012年到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突破4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到33.2%;
看体系: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看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光伏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纵横铺设,构建全球最大5G商用网络,不断拓展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应用……
从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增强产业链韧性,到大力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提高产业链核心能力,再到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国把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坚定不移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工业规模稳步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不断推进,聚焦新型工业化持续发力,不断夯实中国经济根基。
向“新”而行,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红色工业机器人挥舞手臂,精准对上百公斤工件抓取、定位、安放;移动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进行仓储、物流、装配、检测……走进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和高度自动化的产线,让智能制造的体验扑面而来。
这是我国加快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生动写照。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5.5%、31.8%,65家制造业企业入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五批12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培育近9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以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制造加速奔向中国创造。
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出坞;“东数西算”工程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全部开工……近年来,一系列重大工程亮相,成为我国工业重点领域不断突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生动写照。
杭州亚运会召开在即,9月16日7时35分,一道“虹韵紫”穿梭于山海间,串联起杭州与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5座亚运协办城市,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正式载客运营。新方案缓解列车跨越丘陵山地颠簸感、车内气压与温度自动调节……高铁领域不断突破的新技术,印证着中国制造创新的步伐。
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持续稳定在40%以上,重点领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193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杨光普表示,我国工业向高端化和高附加值方向积极迈进,向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型步伐日益加快。“通过提高制造业‘含金’‘含智’‘含绿’量,进一步夯实中国经济根基。”
补短板锻长板,持续构筑竞争新优势
“2021年,我第一次参加论坛闭门会时,会场上50%的厂商是我们的客户;去年则是70%。这次闭门会我又算了一下,是100%。”7月在上海举行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国产车规级AI芯片厂商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感慨良多,“这个进步是实实在在的!”
从50%到100%,是产业链不断走向自主可控的生动缩影。
大国工业,拥有稳定且高竞争力的产业链至关重要。新型工业化,关键要打造新竞争力。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但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夯实产业基础,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着力点。
提高产业链核心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增强产业链控制力,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近年来,一系列着眼于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韧性、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不断推出。
“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增加研发投入,国内相关行业已取得一定突破和成就。”中国企业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玉涛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262个重点环节,国内厂商可供给的环节比例已达85.88%。
新型工业化,同样“新”在格局的重塑。近年来,不少地方打破传统思维,积极构建创新生态,将自身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拓宽拓深发展空间。
在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中国光谷”,多家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军企业拔节生长;安徽合肥加快布局“芯屏器合”产业战略;湖南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建成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导产业总产值达20万亿元。“我们把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更加着眼于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整体实力的提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
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齐备的配套能力,其中蕴藏了无数创新的力量。紧紧扣住高质量这个关键词,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将不断增强工业发展新动能,谱写制造强国建设新篇章。
文/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北京电)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强筋壮骨 铸就发展新优势2023-09-26
- “超级黄金周”大热之外有大考2023-09-26
- 把“土字号”变成“金名片”2023-09-26
- 发挥铁路运输优势 打造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3-09-26
- 技术优势助力车企冲击高端市场 自主品牌迸发新活力2023-09-26
- 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庆丰收促和美 铺展乡村振兴新画卷2023-09-26
- 近百幅云南美图缅甸仰光展出 邀民众体验“云南生活”2023-09-26
- 科研工作者带青少年遨游科学海洋 前沿知识令观众大开眼界2023-09-26
- 爱旭科技全球技术交流会(太原站)圆满举行2023-09-26
- 各地有序推进秋收作业 多举措确保秋粮颗粒归仓2023-09-26
- 西藏自治区实现“应保尽保、应纳尽纳” 增强困难民众获得感2023-09-26
- 西藏公路系统职工运动会开幕2023-09-26
- “红动曲水”党建品牌发布暨“e路向党 红动曲水”网络主题活动启动2023-09-26
- 在普玛江塘乡探访“全国海拔最高的人民法庭”:扎根边境一线 践行司法为民2023-09-26
- 请查收!新疆2023年中秋、国庆节公路交通出行服务指南2023-09-26
- 新疆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明显2023-09-26
- 中秋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免费通行 预计甘肃省高速公路网收费站出口日均交通量约100万辆2023-09-26
- 甘肃省大力推行行政柔性执法 甘肃省累计办理行政柔性执法案件225.77万件2023-09-26
- 第三届全省残疾人“奋进新征程 逐梦新时代”读书达人演讲活动举办2023-09-26
- 今年1至7月——甘肃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05.5亿元2023-09-26
- 甘肃省工信厅——梯度培育民营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2023-09-26
- 第七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唐山市开幕2023-09-26
- 张江高科“20张江高科MTN002”10月26日到期兑付,票面利率3.7%2023-09-26
- 房企定增悲欢2023-09-26
- 银城国际控股无法确定预期刊发2023年中期业绩日期,股票继续停牌2023-09-26
- 云南元阳稻花鱼丰收节活动举办2023-09-26
- 共同写好假日文明旅游答卷2023-09-26
- 锡山交警关爱工作站 守护青少年平安成长2023-09-26
- 柔性执法为旅游形象加分2023-09-26
- 新城控股A股定增金额由80亿元下调至45亿元2023-09-26